找到相关内容888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出世与入世的角度

    出世与入世的角度  历来人们认为佛道家所追求的境界是出世,而把人对于现存社会的积极适应叫做入世。  其实,出世与入世有一个角度,可在现世生活中,我们很难轻而易举地脱口说出这个角度有多大,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应当先审视一下衡量这一角度的标准是什么。关于入世,涉及到的根本问题是人与人、人与社会,而出世,涉及到人与自然以及人的精神与境界。这是入世与出世各自的标准。入世适合于人的交往和各种活动,给群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5955443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

    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  目前的社会大家都很忙碌,自己要规划出时间修行,最重要的是把本门的心法融入成为自己的思想观念。  ‘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’是佛乘宗课程规划的最后一节,是个总结。这是祖师以前规定的题目,目的是让我们知道佛教到底是入世还是出世。因为一般人认为佛教比较偏向出世。经过台湾很多大道场的努力,他们才逐渐肯定佛教入世的精绅。虽然如此,这仍然只是表面的情况。因为这些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够深入,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5256068.html
  • 佛陀出世难遭难遇

      有些人觉得佛陀出世很简单,其实并非那么容易。如《妙法莲华经》云:“诸佛兴出世,悬远值遇难。”《大般涅槃经义记》亦云:“一佛出世难,二得人身难。”但到底是怎么样难呢?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。相信学了这段以后,有智慧的人都会明白佛陀出世难遭难遇。   学过《俱舍论》的都清楚,世间的成、住、坏、空四个阶段称为一大劫,每个阶段有二十中劫,也就是说,八十中劫合为一大劫。“劫”的时间概念很长,不像...

    索达吉堪布讲

    |佛法|佛陀|人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20523191239.html
  • 出世心·入世事

    佛教而言,仍需我们佛弟子共同努力,改良弘法的模式,以配合21世纪的社会步伐,紧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。  《阿含经》有云: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”,佛陀出生于人间,以出世的心性,做入世的事业。...障碍,令佛法利乐更多的有情。  最后谨祝各位现代菩萨继续以出世的心,做入世的事业,让更多的有缘人听闻佛法,愿大家携手共建人间净土,让和谐的三千大千世界,从我们每一个清净的心念开始筑起。 ...

    潘宗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2939315.html
  • 藏经洞神话般的出世

      藏经洞神话般的出世   藏经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称。此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(851年)时开造,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。约在11世纪,西夏统治敦煌时期,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,莫高窟的僧徒们,考虑到战争的灾难,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、文书、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,然后外筑补壁,并绘壁画掩人耳目。后因僧徒也逃战争之难未归,洞窟颓废,年久日深,洞窟甬道被风沙淤塞,竟因此幽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44282809.html
  • 提倡人间佛教圆修世出世

    方便的,我们要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,以建立人间极乐。利益人群的世事做好了,也就是给我们的出世事业积累了福慧资粮。佛教是圆融无碍的,它的修习也总是世出世法互资的。例如看起来是专为自度的禅修,在稍有心得之后,我们的智慧就显发出来了,在此基础上,我们再做入世事业就易于成功;善事办得更多更好,又进一步为我们出世积累了更多的资粮。同样净土宗行人要想生品高增,也要有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故知佛法的世出世法无二无别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0042955.html
  • “贤劫”与诸佛出世

    贤劫”中已经产生了四位佛,那就是拘留孙如来,拘那含如来,迦叶如来和现在的佛祖释迦牟尼如来。“贤劫”20个小劫中,前五小劫没有佛出世,到第六小劫产生了拘留孙如来,这是“贤劫”千佛的第一位佛,当时人类寿命6万岁;第七小劫产生了拘那含如来,当时人类寿命4万岁;第八小劫迦叶如来出世,迦叶如来就是燃灯佛祖,当时人类寿命2万岁;第九小劫人类寿命100岁时,佛祖释迦牟尼出世。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1288945.html
  • 竺摩法师:度脱父母超越苦海才是彻底的孝

    《礼记·祭义》记载:“夫孝……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徐倬云“西竺远在流沙外,去中国不知其几万里,而竺氏之为教,以无相为宗,以空诸所有为谛;独所云...

    佚名

    |观点|孝道|转生乐土|出世|竺摩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05286600.html
  •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

   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  孔子是入世的吗?答曰是的,但孔子同时也是出世的,他以自己的方式出世。  孔子生活在一个立谈可至卿相的时代。多少国士、游士、策士、辩士,布衣杖策,贸贸然去扣朝堂的门。然后...之后世。孔孟所佩服的圣人,如尧与伊尹,是入世的榜样。如吴太伯,如夷齐,如柳下惠,如孔孟自己,是守道的楷模。有入世的精神,行出世的作为,一入一出之间,不变的是一个道字。这种秉一身节操,而矫矫不群的豪杰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5467156.html
  • 大乘精神──出世与入世

    大乘佛法,一向重谈世出世入(大概就是出世而又入世的意思)。世出者,千余年来,已有不少高僧履践表显;而世入者,真以实践著称,则于大师前尚未闻可(未?)见」。「唯太虚大师一人,始真正表现出来」。这是原作对大师的「大乘精神的悲怀理念」,以僧伽参政为例,而赞誉为中国佛教史上从来未有的入世精神!依一般说:小乘是出世的,是自利自了的。大乘是出世而入世,入世而出世的;是自利利他的。说虚大师的大乘入世精神,我毫...

    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1439589.html